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
1、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(简称散热器,暖气片)单位时间散热量(简称散热量)的原理、装置、方法、要求和数据的整理。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。
2、术语
2.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,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。
2.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,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。
3、测试原理
3.1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由下式求得: Q=Gp(h1—h2) 式中:Q——散热器的散热量,W; Gp——热媒的平均流量,Kg/s; h1——散热器进口处热媒的焓,J/Kg; h2——散热器出口处热媒的焓,J/Kg。注:h1、h2的数值系根据被测散热器进出口热媒的温度和压力,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《供暖通风设计手册》中查得。
3.2热媒参数的测量 3.2.1热媒为热水时,当热水温度低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,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,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;当热水温度高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,则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和压力,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和压力差。 3.2.2热媒为蒸汽时,应测量散热器进出口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,散热器进口处的蒸汽应有2~5℃的过热度,测试时被测散热器流出的应仅为凝结水,凝结水温度与散热器进口处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℃。 3.2.3热媒温度系指散热器进出口处的温度。如不可能在该处测量时,则测温点与散热器进(出)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0.3m。应对这段管道严格保温,并在计算散热量时减去这部分散热量。保温层应延伸到测温点之外0.3m以上。 3.2.4热媒参数测量的准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:流量:±0.5% 温度:±0.1℃ 压力(绝对):±1%压差:当压差大于1KPa时±5% 当压差小于1KPa时±0.05%KPa
4、测试装置和要求
4.1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应包括: a、安装被测散热器的闭式小室; b、小室六个壁面外的循环空气或水夹层; c、冷却夹层内循环空气或水的设备 d、供给被测散热器能量的热媒循环系统。此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; e、检测和控制的仪表及设备。
4.2闭式小室的要求 4.2.1小室内部的净尺寸应为: 地面:(4±0.2m)×(4±0.2m) 高度:2.8±0.2m 4.2.2小室在任何情况下应为气密的。 4.2.3小室的内表面应涂不含金属涂料的油漆。 4.2.4小室采用空气冷却时,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: 4.2.4.1小室周围应设夹层,夹层内应维持稳定的温度环境。 4.2.4.2小室的四壁、门、窗(若采用)、屋顶和地面的热阻偏差应在20%以内。 4.2.4.3小室门应直接对着夹层外门。夹层外门必须气密,并宜具有和夹层墙相同的热阻。 4.2.4.4夹层外围护层的墙、屋顶和地面总热阻应大于或等于1.73m3.K/W。 4.2.4.5夹层内由可控温的送回风系统形成的循环空气,使小室的六个面得到均匀冷却。夹层的宽度宜为0.5m(不得小于0.3m);夹层内冷却空气的平均速度宜为0.1~0.5m/s。 4.2.5采用水冷却时,小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: 4.2.5.1冷却水的循环方式应使小室表面温度均匀。 4.2.5.2安装被测散热器的墙壁内表面,应在整个宽度离地面1.25m的高度内贴以保温板,保温板的厚度宜为6mm,其热阻应为0.05±0.05m2.K/W。板的外表面若刷油漆,应采用不含金属涂料的油漆。 4.2.5.3冷却水的总流量应不小于6000Kg/h,每面墙的水流量应可分别控制。
5、闭式小室内各参数的测试及准确度
5.1小室内的空气温度 小室内的空气温度应采用屏蔽的敏感元件在下列各点进行测量。 5.1.1在内部空间的中心垂直轴线上 a.基准点离地面0.75m高,准确到±0.1℃; b.离地面0.05、0.50、1.50m;距屋顶0.05m的四点,准确到±0.2℃。 5.1.2在每条距两面相邻墙1.0m处的垂直线上,离地面0.75、1.50m高的两点(共八点),准确到±0.2℃。}
5.2小室内表面温度 小室的内表面温度应在下列各点进行测量: a.六个内表面的中心点,准确到±0.2℃; b.安装被测散热器的墙壁内表面的垂直中心线上,距地面0.30m的点,准确到±0.2℃。 5.3其他参数的测量 除5.1和5.2所规定的各点外,还应测量下列参数; a.小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; b.采用空气冷却时夹层内的空气温度,准确到±0.5℃; c.采用水冷却时,冷却系统入口处的水温准确到±0.2℃; d.大气压力,准确到±0.1KPa。